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15年第3期141-145,共5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文学城市审美的历史演进"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A751030
摘 要:人类对于环境的审美维度具有多样性,知觉系统便是其中之一,正是由于"身体诸觉"的在场,中国文学城市审美才充满了丰富的质感。自汉代始,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便成为中国文学家体认和表现城市之美的重要依据,而主体身体诸觉快感生发的关键原因则在于城市形象丰富的审美蕴含。具体言之,中国文学家环境感知中的审美愉悦关联着中国城市设计和建设所遵循的诸多美学原则,同时,还源于主体自身多重生命需求不同程度的满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24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