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科学文化研究的三大模式及其超越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孟建伟[1] 郝苑[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49 [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5期16-23,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X025)

摘  要:当代西方科学文化研究大致可分为"后现代"、"现代"和"前现代"三大模式。"后现代"模式致力于消解科学在形而上与形而下层面的文化权威与宏大叙事,为多元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陷入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困境;"现代"模式通过凸显科学在形而下层面的实证性和功利性来捍卫科学的合法性,但它蕴含的科学主义不仅忽视科学的形而上之魂,又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科学的文化霸权;"前现代"模式揭示了形而上的文化传统对科学的重要性,但又相对忽视了科学的形而下层面。中国的科学文化研究不应简单沿袭西方科学文化研究的路向,而应在深入研究上述三大模式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并超越原有的理论框架,形成新的研究模式。新的研究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既要维护科学的自由与崇高的形而上之魂,又要强化科学的逻辑与实证的形而下之体,并强调二者的有机统一。

关 键 词:科学文化研究 “后现代”模式 “现代”模式 “前现代”模式 第四种模式 

分 类 号:B0[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