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形成中的信号博弈:房地产价格——兼论新预算法的影响  被引量:3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雅龄[1] 王力结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4期59-68,共10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基  金:山东省2013年重大财经应用课题"花钱买机制增效益财政支持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研究"(SDFS200303-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利用信号博弈模型分析地方财政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另一类信号作用。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2010年前后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土地储备和拍卖机制推高了房地产价格,是地方政府向金融中介机构传递信号,获取建设资金的博弈结果。城市土地收储本质是中性的,在大规模城市化建设时期,政府承担较多经济主体责任,与投融资各方的利益和行为粘着互动。从博弈论视角看,在多委托人和单代理人的关系中,提高效率的路径包括扩大代理人自主权和委托一个共同的委托人,在地方债问题上可以委托给地方债市场。债券市场的强化披露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

关 键 词:地方债 信号博弈 房地产价格 

分 类 号:F299.23[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32[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F812.5[政治法律—法学] D92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