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磬音色特征及音源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壮利[1] 刘雁 王南南[3]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2]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434020 [3]上海音乐学院,上海200031

出  处:《江汉考古》2015年第2期101-106,共6页Jianghan Archaeolog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国古乐器音色集成--编磬音色库制作"结项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760030

摘  要: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就成为重要的乐器。磬取材于自然石料(一般为角页岩、石灰岩类)的石响器[1],后也出现了采用玉料或金属等材料制造的磬。据考古材料,早在约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已有经过打制加工的石磬。在商代,石磬的制作工艺已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按照音列组合起来的编磬。在周代礼乐制度的影响下,磬成为了后世历代王朝雅乐的重器。

关 键 词:纪南故城 石响 湖北江陵 考古材料 音列 角页岩 礼乐制度 战国时期 曾侯乙 演奏效果 

分 类 号:K854[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