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虞万里[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献》2015年第3期148-165,共18页The Document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石经鲁诗异文看清人四家诗研究>(09BZW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13&ZD06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董逌处南北宋之交,是最早用石经文字校勘传世文本者。唯其身世与伪楚政权张邦昌有瓜葛,《宋史》未予列传,所著《诗故》一书又失传,故世之言汉石经者,多举洪适《隶释》为言,而忽略董逌其人。本文从史传与书画文献中勾稽其生平行历,得其生卒约略之年及其主要行事,推其于汉石经搜辑校勘之经历。载有汉石经残字信息之《诗故》虽已失传,摘录其成果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尚存,故爬梳辑录,予以疏证,在洪适《隶释》之外,又得一定数量之残石文字。汉石经残石文字凡已见于宋人所载者,不可能再得之于地下,故文献所载一字一划皆可宝贵。表揭董逌搜辑残石文字,既可填补宋代石经研究史之空白,亦可作为当今鉴定石经残石文字真伪之标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