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语言的本质属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海翠[1] 张慧聪[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外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出  处:《前沿》2015年第4期127-131,共5页Forward Pos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蒙古族形象的多模态话语构建-解读草原歌曲"(项目编号:13YJAZH1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语言的本质属性历来是哲学家、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回顾上个世纪语言学研究历史,我们发现各个历史时期有关语言的不同论述反映了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不同的语言思想以及对语言本质属性的不同看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批评话语分析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关注,认为语言不是一种中立的交际手段,语言和社会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语言的生命在于交际和对话,语言是人的思想和社会力量的体现和活动场所。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观是动态的、社会性的、批判性的。

关 键 词:对话性 意识形态的载体 社会斗争性 社会实践 

分 类 号:H0-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