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庆奇[1] 崔树廷[2] 王敏[1] 唐胜辉[1] 张勋梦 奉振成 李斯明[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510220 [2]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52600
出 处:《广东医学》2015年第8期1246-1248,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拔出引流管的不同时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引流管的拔出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65例,术后24 h拔管;B组128例,术后48 h拔管;C组22例,术后72 h拔管。比较3组的术后伤口引流量、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术后伤口引流量A组<B组<C组(P<0.05);3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乙级愈合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B、C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36),但A组明显低于C组(P=0.023);3组术后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而A组低于C组(P=0.004)。结论拔管的时机不同对总失血量影响不大。术后应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术后24 h拔管在伤口愈合方面优于术后72 h拔管,但因为隐性出血的积存造成功能恢复较差。术后72小时拔管患者术后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存在伤口渗出的问题。相比之下术后48 h拔管似乎为最佳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