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后期小型工赈的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勇军[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148-150,共3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CX2014B179)

摘  要:抗战胜利后,在联总救灾物资的大力支援下,基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恢复战后公共基础设施的需要,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广泛开展小型工赈救灾活动,囊括水利、交通、房屋、市政、农垦、复业诸项,并建章立制,加强法制化管理。这一时期举办的小型工赈具有内容广泛、实施普遍、管理规范及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举办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修建了大量工程、救济了大量灾黎、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卫生、改良了社会风气。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工赈本身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其赈灾救荒的社会效果。

关 键 词:民国后期 小型工赈 国民政府 

分 类 号:K266[历史地理—历史学] K207[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