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颖伟[1] 殷海波[1] 陈亚光[1] 张磊[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北京100053
出 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5期461-462,共2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甘露消毒丹首见于《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篇》,文中记载“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托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人”。相传为叶天士所创,收于《温热经纬》。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全方由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豆蔻、薄荷、射干等组成,方名独特新颖,别具一格:“甘露”指甘美的雨露。老子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王晋三曰:消暑在于消湿去热??湿热既去,一若新秋甘露降而暑气潜消。“消毒”意为能消除毒疫之气[1]。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淡渗利湿之功,有如甘露降临而暑气潜消,故名“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叶天士强调,凡“湿邪犹在气分”者皆可用之。
关 键 词:甘露消毒丹 风湿病 治疗 《温热经纬》 清热解毒 续名医类案 叶天士 雍正癸丑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