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郑州450001
出 处:《学理论》2015年第4期79-81,共3页Theory Research
摘 要:恩斯特·布洛赫在"尚未存在的存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希望的原理,阐明这种希望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表征了一种通过实践面向未来超越现实的内在趋向。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试图将"中国梦"的理念置于希望哲学的理论视域中予以重构,力图凸显"中国梦"本质上是我们在曾是、所是、将是的三重在世性中对未来的描绘,是期待意识迅速捕捉到了过去维度中未实现的解放潜能、现实维度中的潜在和趋向以及未来维度中可能实现的希望的统一呈现,从而坚定我们在希望感召下通过实践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与信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