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敏莉
出 处:《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第15期2158-2159,共2页The Medical Forum
摘 要:近年来,气动雾化吸入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无创伤、无痛苦及使用方便等优点。雾化吸入是利用气体反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1]。气动雾化吸入的原理是高速运动的压缩气体通过狭小开口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并形成药物颗粒,其中大药物颗粒通过挡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物颗粒则随气流输出。药物颗粒的大小与气流和流速有关,增加气流速度可使雾化输出量增加,减小药物颗粒,缩短雾化时间,并使患者依从性更好。在儿科,气动雾化吸入由于操作简单、无创,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但由于患儿年龄小、合作差,加之护士宣教不到位、雾化方法不正确、家长对雾化治疗不重视等,常导致雾化效果差甚至雾化中断,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而影响疗效,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对收治的84例患儿应用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并全程耐心指导、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