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倩雯[1] 黄显辉[1] 张婷[1] 谢旦立[1] 楼永良[1]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检验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25035
出 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3期200-20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基 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H190007);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343011)
摘 要: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又称海洋弧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嗜盐性条件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海水和海产品中,目前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创伤弧菌经伤口或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创口感染、坏死性筋膜炎和原发性败血症等疾病,其中原发性败血症的致死率高达50%以上[1]。该菌毒力因子众多,溶细胞素是其唯一分泌至胞外且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外毒素,在该菌的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 NKT)是一类既表达NK细胞表面分子(如小鼠NK1.1),又表达T细胞表面受体(如TCRα/β)的特殊免疫细胞,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在抗感染和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NKT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在各脏器(如肝脏、脾脏)中比例较低,且缺乏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使得其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 TCRβ、CD1d-tetramer 和 live/dead等荧光抗体或荧光染料染色分析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rVvhA)对小鼠肝脏NKT细胞的影响,并比较rVvhA对NKT细胞和CD1d-tetramer-TCR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对肝脏中上述细胞的影响,为揭示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分子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关 键 词: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自然杀伤T细胞 小鼠肝脏 TCRΒ 细胞毒性 NKT细胞 原发性败血症 细胞表面分子
分 类 号:R378[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