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红兵[1]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出 处:《佛学研究》2014年第1期263-274,共12页Buddhis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与生态文明建设"(批准号:10BZJ008)的相关研究成果
摘 要:佛教净土理想本身包含精神超越与关注现实生存环境建设双重维度。印度佛教净土像阿閦佛国、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光世界等多为超越的彼岸世界。中国佛教净土像禅宗唯心净土、太虚法师人间净土等则将净土拉回到现实人心、现实世界。相对于儒家、道家生态理想而言,佛教净土具有追求精神清净的特质。佛教净土对精神清净的追求,对于我们认识入与自然关系的精神层面,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自然万物的本性以及生态环境的自我协调、自我净化功能具有启迪意义。佛教净土关注现实生存环境建设的世间维度,对于当代佛教重视现实生态环境建设,发挥自身在环境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