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新民[1]
机构地区:[1]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170-178,共9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本是关于“80年代”前期文学创作潮流的命名。“80年代”的文学历史叙述把它们视为“80年代”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赋予线性意义。这种文学的历史叙述方式观照《人生》时,忽略了《人生》“呼唤现代化”主题的丰富性,遮蔽了《人生》对于个人价值、主体价值的思考;同时,也遗漏了《人生》丰富的地域文化意蕴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张力的超前思考。通过清理“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的特质、机制,可以发现,《人生》从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相互交织、社会政治与个人价值相互渗透的视野出发,充分表现了变革时代“交叉地带”的复杂境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