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光时代”到“小时代”——论90年代以来青春电影的精神走向  被引量:6

From Sensitization Age to Tiny Times: The Spiritual Trend of Youth Film since 199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莉丽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310018

出  处:《当代电影》2015年第6期133-136,共4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20世纪90年代以《感光时代》为代表的青春电影与以《小时代》为代表的当下青春电影。90年代的青春电影直面当时的文化变迁,体现了这一代导演对于国家、时代、文化充满关怀的忧患意识;当下青春电影则是屌丝心态的产物,仰视财富、以庸俗成功学为人生导航;90年代的青春电影致力于寻找"精神"父亲,重铸信仰,当下青春电影中的主人公则是"无父的一代",体现出"反哺"的张狂;90年代青春电影反思"残酷青春",当下青春片则因为缺乏反思意识而流于对"怀旧青春"的空洞凭吊。

关 键 词:精英意识 屌丝心态 精神父亲 残酷青春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