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境界、方法与呈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永红[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暨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4期10-14,共5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06JJD740013)

摘  要:如果把1898年的《马氏文通》视作汉外语对比研究的起点,那么,我国的汉外语对比研究已逾百年了。在这一百年间,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如赵元任、王力、吕叔湘等,都曾致力于汉外语的对比研究,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汉外语对比研究更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和学术方向。但是,如果站在汉外文化交流和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高度上,回看这一百年,可以发现,其高度、深度和广度上离全球化进程对汉外语对比研究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黑格尔有一句很豪迈的话:要让哲学说德语。所以,德国成为了世界哲学的代言国。那我们能否通过汉外语对比研究,让语言学说汉语呢?因此,本文拟从汉外语对比研究的立论境界、操作程序和呈现方式等几个方面,试做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您的共鸣。

关 键 词:汉外语对比 立论境界 操作程序 呈现方式 

分 类 号:H35[语言文字—俄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