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正风[1] 王红梅[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受累为主要特征。该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能根治,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机制,特别是CD4+T细胞基因异常低甲基化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领域最早发现的、也是研究得最为成熟的DNA修饰现象。从表观遗传学的机制方面总结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表观遗传学 发病机制 

分 类 号:R593.24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