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谦[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环境法研究中心
出 处:《环境保护》2015年第10期27-31,共5页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污染源环境监管的信息失灵及其治理研究>(12BFX121);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公众参与环评行为的自在生成与制度回应--以个案分析为中心>(09SFB2055)
摘 要: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在适用范围、主体界定、信息公开等方面还存在立法缺陷。在今后的立法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将适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范围进行扩大,并辅之以分类管理;在公众参与主体的界定方面,明确有关机关、专家不作为公众之范畴,并且在利益二元结构中合理界定每一个建设项目参与公众的范围;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环境信息公开的便利化与精细化,保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审批以及事后监督的信息公开全过程的有效衔接。
关 键 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参与范围 参与主体 信息公开
分 类 号:D922.68[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X820.3[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