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铜虎[1]
机构地区:[1]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浙江温州325011
出 处:《学术交流》2015年第6期203-208,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鲁迅小说创作的精神分析解读"(FX2014180)
摘 要:鲁迅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唯独没有清晰的父亲形象。"父亲缺失"既是鲁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鲁迅小说的创作现象。如果以精神分析的视角去探究,我们会发现,鲁迅小说中常常以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叔侄关系来替代父子关系。因为关系的改变使得鲁迅能更真实、更彻底地表现出对于父亲的爱与恨,尤其是恨。然而对于父亲的恨是不被允许的,这种情感只能伴随着童年的记忆潜沉至意识深处,折磨着鲁迅。而小说创作让鲁迅被压抑的父亲情结能够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加以释放,从而修正了对于父亲的恨,化解了自身的精神危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