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2]北京市气象局,北京100089 [3]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5期649-655,共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30103;41210007)资助
摘 要:揭示了华北黄淮不同等级雾和霾的气候变化特征,指出霾易发期由冬季转变为全年,冬季霾日数明显上升.雾日数为霾的一半,不同等级雾的日数和趋势差别不大.20世纪80年代之前,雾和霾日数没有明显相关,但之后表现出显著正相关.雾的空间尺度较大,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而霾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周围,呈离散式分布.在东亚冬季风减弱和颗粒物充足的大背景下,霾天气与风力之间的负相关明显减弱,而与水汽条件(降水和湿度)的正相关明显加强.近些年,由于冬季风减弱,小风速常常出现,且风速变率减小,同时,气溶胶粒子有稳定的排放源和较强的吸湿性,水汽条件开始成为霾、尤其是能见度更低的湿霾天气发生的关键控制因子之一.与此不同,雾日数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之间一直保持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和风力的负相关也不太显著.
分 类 号:P426.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51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