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翔[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文化纵横》201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摘 要:19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不争论"原则,搁置分歧很大的"姓资姓社"问题,推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自此之后,"不争论"成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主导思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亟需重新界定"不争论"原则,让政府的舆论治理适应新的时代环境。本文作者认为,新时期的"不争论"原则应适用于那些容易挑起社会分裂、适宜搁置的问题。另外,在当下中国,遏制公民言论自由的力量,往往来自于媒体权力,因此国家需要通过干预社会舆论,保证那些分散、被遮蔽的基层群众的声音,得到充分的表达。
关 键 词:“不争论” 社会舆论 治理 多元化 意识形态工作 80年代 改革开放 姓资姓社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G206[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