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优鲈1号”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胜杰[1] 刘海涌[1] 白俊杰[1] 汪洪永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80 [2]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农林服务中心,广东佛山528203

出  处:《水产养殖》2015年第5期1-3,共3页Journal of Aquaculture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NO.2012BAD26B03)

摘  要: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epede)],俗名加州鲈,原产于北美洲,属广温性鱼类,在2~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 5的盐度范围内均可存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口黑鲈被引到世界各地作为游钓品种或水产养殖品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从台湾引入我国广东省[1].由于大口黑鲈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加之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外形美观,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口黑鲈养殖已形成产业规模,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关 键 词: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大口黑鲈 水产养殖品种 池塘 淡水养殖品种 人工繁殖 养殖周期 产业规模 

分 类 号:S965.211[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