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鲌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保华 熊春贤 金方瑜 杜刚 

机构地区:[1]南昌市农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出  处:《水产养殖》2015年第5期37-38,共2页Journal of Aquaculture

基  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2BBF60051)

摘  要:蒙古鲌(Erythroculter mongolicus)亦称蒙古红鲌,俗称红梢子、红尾巴,属鲤形目,鲤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长江、珠江水系,也是赣江和鄱阳湖的重要的经济鱼类[1].蒙古鲌的个体较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生活环境破坏和水污染等原因,野生蒙古鲌资源已经严重缺乏.为了保护和开发鄱阳湖的蒙古鲌,课题组于2013-2014年开展了蒙古鲌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关 键 词:蒙古红鲌 人工繁殖技术 人工繁殖试验 蛋白质含量 珠江水系 经济鱼类 营养丰富 过度捕捞 

分 类 号:S965.123[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