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肠炎功能蛋白对草鱼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绒毛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卜云璇 郭培红 柳昭君[1] 宋学宏[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2]昆山贝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昆山215345

出  处:《科学养鱼》2015年第6期50-52,共3页Scientific Fish Farming

基  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SBE201330203);昆山市农业科技计划项目(KN1204)

摘  要:草鱼是草食性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养殖规模大,但容易发生肠炎,并引发多种疾病,死亡率高,养殖产量很不稳定,通常采取生态养殖和化学药物、中草药防治方法预防肠道炎症的发生,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抗生索等化学药物长期而大量的使用及饲料中某些抗黄养因子的长期存在,使鱼类自身肠黏膜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抗病能力下降;同时,一些病原菌相继产生耐药质粒,使抗生素等药物失效,寄主细胞对其吞噬能力下降,因而药物治疗疗效甚微,造成病鱼的死亡;而大量病死鱼丢弃在池塘周围又败坏和污染水质,造成极大的危害。

关 键 词:肠道 生产性能 草鱼 功能蛋白 肠炎 微绒毛 草食性鱼类 形态 

分 类 号:S965.112[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