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投放水体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庄耿[1] 张志国[1] 尚朋伟[1] 王玉群[1] 

机构地区:[1]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85

出  处:《科学养鱼》2015年第6期88-88,共1页Scientific Fish Farming

摘  要:近年来,鱼苗投放后大量死亡的事例不断发生,部分水体放鱼苗后几乎全部死亡。为恢复生产,需要重新放苗,部分水体要2~3次重复投苗才成功。不仅带来极高的苗种成本,且耽误了生长时间,部分鱼当年不能上市。本文就常见的鱼苗投放后死亡的原因进行阐述。 一、鱼苗本身原因 1.苗种退化 鱼苗苗种退化是行业内普遍认同的事情。繁殖亲本个体小、培育亲本不重视、鱼性成熟个体小型化、亲本没有跨区域交流、亲本产卵、产精能力下降、近亲繁殖、抗病力差、发病率高、成活率低、生长性能下降,这些都是苗种退化的常见表现。苗种退化后培育、运输、投放水体后成活率下降。 2.鱼苗感染鳃霉引起死亡 鱼苗感染鳃霉而死亡,加上该病的隐蔽性,被诊断率不高,已经成为鱼苗投放后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池塘中常见的表现是:放苗后10~15天开始大量死亡,每天死亡数量可达到存量的1096以上,鱼苗累计死亡率可达存量的80%以上。

关 键 词:鱼苗投放 死亡原因 水体 个体小型化 大量死亡 近亲繁殖 恢复生产 生长时间 

分 类 号:S942[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