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四种肾小管标记物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红[1] 陈莉霞[2] 刘颖[1] 岳华[1] 

机构地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病研究室,乌鲁木齐83000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乌鲁木齐83000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第9期207-20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课题资助(20120126)

摘  要: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 C)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为病例组,检测激素治疗前、后尿β2-MG、RBP、Cyst C及NAG的水平。尿β2-MG、RBP及Cyst 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AG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四种肾小管标记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的敏感性。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检测尿β2-MG、RBP、Cyst C及NAG的阳性率分别为13.3%、10%、6.6%、3.3%,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 ROC曲线分析:使用激素治疗后尿β2-MG、RBP、Cyst C及 NAG 评价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87(0.786-0.989)、0.947(0.869-1.000)、0.964(0.913-1.000)、0.983(0.996-1.000),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四种肾小管标记物检测均显示较强的敏感性,可以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对疗效判断及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标记物 

分 类 号:R69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