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农村杂志社,北京100036
出 处:《世界农业》2015年第1期154-158,共5页World Agriculture
摘 要:1995年以前的日本粮食流通体制的依据是1942年的《粮食管理法》及其以后的不断修正。根据1942年的《粮食管理法》,日本政府对大米流通实行计划管理,农民向政府交售大米是应尽义务,由政府向农民分配定额,强制收购所需大米。收购价格的制定原则是确保大米再生产连续进行。大米的销售主要实行配给制,销售价格的制定主要着眼于保证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购销价格出现的倒挂由财政进行补贴。进出口完全由政府垄断。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日本大米生产的发展,大米供给的紧张形势逐步趋缓,政府对大米流通的管制逐步放松:一是1969年引入自主米流通系统,允许非政府流通渠道经营大米。二是1971年调整政府收购政策,由于大米过剩,开始实行收购限量政策。三是1981年调整销售政策,废除以配给和定额为特征的销售管理体制。四是调整生产政策,因出现过剩开始限制生产,如1987年"稻田农业振兴计划"等。小麦流通体制变革也遵循了与大米相同的逐步弱化政府管制、推动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