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象隹而舞”下的远古“性狂欢”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怀堂[1,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 [2]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15年第3期127-134,共8页National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西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2009JJD850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两千年来,《关雎》的研究一直建立在《关雎》是周代之风这一基础之上,认为《关雎》是反映周代的婚嫁之事或歌,这些观点是基于将"雎鸠"视为一个单字的研究基础上而得出的。实际上,"雎"、"鸠"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字——"雎"之"隹"为燕子(即玄鸟),是殷商图腾;"鸠"之"鸟"为凤,则为殷商先祖之凤图腾。两个字合起来反映了殷商以隹(即燕子)为崇拜对象之"雎鸠傩舞",是"象隹而舞"的具体形态。这一形态,在甲骨卜辞中可寻到其踪迹,先秦文献亦有隐晦的记载。《关雎》恰是正面记载"象隹而舞"的文献遗存,反映的是殷商先祖父系社会时期祈子的傩舞,为殷商早期傩戏(属于戏傩)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巫术性及具体而鲜明的形态特征。它具体描述了远古以生殖为目的之"象隹而舞"这一图腾崇拜仪式下的性狂欢,即远古父系氏族群婚制下的具体形态——于每年仲春玄鸟至之日"在河之洲"举行。而比兴特征是不存在的,它是巫仪叙事的一个有机部分;重章叠唱则是反复表达诉求的具体巫术活动,这在甲骨卜辞中多有反映。

关 键 词:关雎 雎鸠 象隹而舞 傩戏形态 性狂欢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