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锦云[1,2,3] 徐悦[1,2,3] 田晓明[1,2,3]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心理学系,江苏苏州215123 [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006 [3]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1-119,共9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建言氛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项目编号:7137218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心理与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4JJD190002);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研究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对长三角地区456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创业效能感在其创业意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社会榜样和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其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向都有正向影响;(2)创业效能感完全中介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正向关系;(3)新生代农民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效能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受到社会榜样的调节,即榜样情境水平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越强;(4)主观规范正向调节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正向关系,即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外部支持水平越高,其创业效能感对其创业意向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