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塔里木[1] 樊祖荫[1] 徐天祥[1] 

机构地区:[1]中国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2015年第1期10-18,共9页Chinese Music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的阶段成果;首席专家樊祖荫教授;项目编号06JZD0030

摘  要:本文在研究相关政策、建议及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困境,提出五项宏观保护策略——在现代社会构建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激励局内人的传承动力;形成层次化的保护格局;完善"双轨制"的传承机制;探索多元化的保护模式;十项具体保护措施——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充分发挥节日及文化空间的作用;重视跨界民族音乐的交流和研究;完善学校教育传承的机制;建立五级体系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音乐)数据总库";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各种力量,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基层;开展"可持续性"旅游开发;推行"双重名录退出机制";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著作权)保护条例》;建立"文化遗产彩票"基金。

关 键 词:少数民族音乐 保护 保存 开发 传承 双轨制 语言 习俗 数据库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