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硫氧嘧啶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特点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永熙[1] 陈楠[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200025

出  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年第2期93-94,共2页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基  金:国家科学自然基金(81000285、8147004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517600、2012CB51760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10411965900、08dz1900502)

摘  要:丙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PTU)作为抗甲状腺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达半个多世纪,广泛用于治疗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及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疾病。PTU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可诱发一些不良反应,除可致红斑和荨麻疹等皮肤反应、关节疼痛和消化道不适等轻度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粒细胞缺乏、肝损害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 )相关性血管炎(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而危及生命。

关 键 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丙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血管炎 相关性 诱发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 

分 类 号: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