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然[1] 许记刚 吴暄[1] 姬高升[1] 杨鑫[1] 王红宁[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85工程”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第5期62-63,共2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禽冠状病毒(IBV)H120;M41;SAIBk株反向遗传操作和毒力相关基因研究"(309722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1-K09);四川蛋鸡产业链项目(2011NZ0073)
摘 要: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目前危害禽养殖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由于病毒基因组大、操作困难,给研究其基因组结构开发有效的疫苗带来了困难。本研究在对IBV M41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的基础上用DNAStar软件的Map Draw程序分析酶切位点的分布情况,将全基因组分为14段分段扩增。采用Primer6设计含No See’m酶切位点,在5’端引入T7启动子核心序列的引物,分段克隆于PMD19-T载体,通过引入的"No See’m式"Bsa I和BsmB I酶切位点,将亚克隆体外拼接成基因组全长cDNA。再通过5’端引入的T7启动子核心序列对基因组全长cDNA进行体外转录,使用电击的方法将全长转录物转染BHK-21细胞,转染后转入SPF鸡胚培养,鉴定成功获得了IBV M41拯救株。为研究IBV强毒株的致病机理、毒力位点及IBV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奠定了基础。
分 类 号:S858.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