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信用合作社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双利[1] 高石钢[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  处:《农业考古》2015年第3期62-67,共6页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西北乡村借贷关系的历史考察研究"(项目编号:10BZS042)

摘  要:信用合作社是以互助为目的的金融合作组织。在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边区政府一面制定政策,组织信用合作社,一面鼓励农民自发成立粮食信用社,形成了"民办官助"的合作社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抗战时期的农村现实和革命形势密不可分。信用社在打击农村高利贷、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等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加速了边区乡村借贷制度的建设。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信用合作社 农村经济 

分 类 号: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