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蔚蓝[1]
出 处:《浙江创伤外科》2015年第3期597-598,共2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摘 要:目的观察进行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于小儿阑尾手术后24小时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行阑尾择期手术的患儿80例,根据患儿手术时所采取的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全身麻醉后,对照组患儿应用0.2ml/kg 0.25%的罗哌卡因进行手术切口部位的局部浸润;而实验组组患儿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的阻滞麻醉,注入0.5ml/kg0.25%的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后应用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镇痛(PCA)后送回病房。详细记录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值、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术后48小时芬太尼总用量,以及患儿在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结果手术后第1小时内,对照组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的芬太尼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VAS评分值低于实验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实验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芬太尼总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VAS评分较小(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穿刺引起的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于小儿阑尾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定位准确,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值得临床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