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家农业示范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宝[1] 刘天军[1] 王征兵[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农村经济》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Rural Econom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村干部职务行为规律及规范研究"(编号:12YJA6301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专项重点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机制研究"(编号:2012RWZD01);华中师范大学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新项目"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地区在"新常态"经济下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具体分析了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竞争力相对于陕西省三次产业和邻近区域三次产业都处于竞争优势,作为示范区邻近区域的西安、咸阳、宝鸡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给示范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对此,作为国家农业示范区的典型代表——杨凌示范区在"新常态"经济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特色优势农业,紧密加强与邻近区域第二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保持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休闲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确保在有质量和高效率的前提下稳步发展。

关 键 词:国家农业示范区 杨凌示范区 产业结构 空间模型 

分 类 号:F323.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