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图性解析《故乡》英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亚岚 张小曼[1]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210-213,共4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基  金:2012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重点项目"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皖-032-A);2012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影响"(SK2012B378);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论语英译的多视角融合研究"(AHSKY2014D140);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改下的高中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衔接研究"(JG13012)

摘  要:意图性是原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目的,鲁迅的《故乡》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世事变迁的描写均存在前后时空的纵向对比与空间上的横向呼应。不难看出原作者通过这种整体上的相互联系深刻表达了世事的剧烈变迁、精神失落的主题。而这种意图性主要在语篇中通过具体的形象刻画、动词选择和人称称呼等表达出来。从语篇翻译中的意图性评价标准来看,杨宪益的《故乡》英译本,基本忠实、顺畅地传达了鲁迅在小说中所要传达的包含文化内涵与文学意义在内的语篇意图性。

关 键 词:故乡 鲁迅 意图性 呼应与对比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