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FN-λ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莫柱冰 项丹丹[2] 

机构地区:[1]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云浮527300 [2]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出  处:《天津药学》2015年第3期66-70,共5页Tianjin Pharmacy

摘  要:近年来在Ⅲ型干扰素(IFN-λ)基因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很好地预测自发性的或是经过药物治疗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愈后。至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先天性免疫应答与IFN-λ基因型效应息息相关。树突状细胞(DCs)在宿主HCV感染的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这些至关重要的作用在IFN-λ基因型效应中也正逐渐体现。DCs可以分为很多个亚群,其中主要分泌IFN-λ的DCs,有骨髓样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基于DCs生物学的复杂性,本综述旨在总结目前已知的有关DCs在HCV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IFN-λ与DCs的关系。

关 键 词:丙型肝炎病毒 Ⅲ型干扰素 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骨髓样树突状细胞 先天性免疫 

分 类 号:R975.5[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