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床准备原则应用于1例胫前区外伤伤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爱妮[1] 魏惠燕[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

出  处:《护理与康复》2015年第5期492-494,共3页Journa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KYB132

摘  要:胫前区皮肤软组织薄弱,血液循环差,深部即为肌腱和骨骼,外伤引起的皮肤及其深层软组织缺损修复难度较大,易迁延为慢性伤口[1]。近年来,国外对慢性创面病理性愈合过程提出"伤口床准备"概念,即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着重于去除创面的细菌、控制感染、管理渗液、减轻细胞性负荷,应用新型的敷料主动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创面微环境,加速创面愈合[2]。在伤口床准备过程中需遵循TIME原则,即保持组织活性(tissue)、控制感染和炎症反应(inffection/infflaromation)、维持湿度平衡(moist)、处理伤口边缘(edge)。

关 键 词:胫前区外伤 伤口床准备 新型敷料 护理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