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卫中[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浙江学刊》2015年第4期106-111,共6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的文学语言建设研究"(项目号:11BZW117);"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五四"时期胡适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和发起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语言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语言观和文学观的局限,他对这场变革的理由并未给出正确的解释。事实上,文言遭到废黜并非它不适宜于诗歌,而恰恰因为它有过分诗化之弊;文言的简略、含糊使它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教育之用;诗歌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必须作出牺牲。胡适以"死"与"活"作为废文言兴白话的理由,难以获得广泛认同;必须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才能真正找到语言变革的理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