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壮[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13-118,共6页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重大社科基金"百村十年观察"专门调研项目(09&BC023)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项目编号:08BZZ040)
摘 要: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化建设不断升温,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常态"下,社会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问题复杂化产生,形成一种改革政府主导式社会治理体制的倒逼机制。学界普遍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审视这股"社会的反作用力",试图构建出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体制。却缺失了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轨迹的宏观历史关怀,也就无法理解社会治理转型之难。本文着力于梳理出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三个阶段即运动式社会治理-制度隔离式社会治理-有限放活式社会治理,并从变迁轨迹中探究体制转型必需面对的四个议程及转型构想:特定时期政府的中心任务之转变;党执政理念之转变;公民社会力量的成长;社会治理体制法治化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