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义明[1]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马列部
出 处:《国际观察》2015年第4期130-141,共12页International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周边形势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项目编号:13JDSZK0030)的资助
摘 要:2014年北京APEC峰会召开之前,国内外媒体就已关注到了加拿大总理哈珀与印度总理莫迪将缺席此次会议。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外交领域里的缺席事件的思考,并发现近几年此类事件出现的频率并不算少,其中大国在外交领域里的系列"缺席"事件尤为醒目。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此类事件归结为"缺席外交",认为"缺席外交"就是缺席者的一种外交姿态的宣示,通过缺席者不经意或者略显牵强、也可能义正言辞的理由缺席某种外交活动,表达诸如轻视、嫉妒、抵制、报复、施压、回避等一定的外交情绪,以便让主办者、参与者、甚至其他非参与者所感知,以期达到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这些国际关系行为体未来行为动向的目的。因此,"缺席外交"是国际关系领域里的一种风向标。当然,"缺席外交"即便使用得再巧妙,它也会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的趋势下,"缺席外交"虽不可避免,但还是慎用为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8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