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维杰[1] 范太兵[1] 李斌[1] 董好举[1] 宋书波[1] 刘琳[1]
机构地区:[1]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郑州450003
出 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年第13期1037-103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基 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
摘 要:目的探讨经右侧腋下切口-右心房途径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封堵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采用右侧腋下切口-右心房途径,经食道超声引导,中空探条辅助下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封堵治疗。结果40例右侧腋下切口外科封堵患者中37例封堵成功,在前期手术中有2例嵴下型室间隔缺损因探条设计不合理未能进入室间隔缺损,1例术中封堵器释放后出现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3例均改行原切口适当延长后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手术顺利。封堵成功的37例患儿均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分别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均提示心电图较术前无明显改变,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封堵器无脱落及移位,无新发三尖瓣反流病例,2例术后1周复查彩超提示1mm残余分流(术毕即刻经食道超声未提示),但在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消失,其余35例术后均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开展经右侧腋下切口-右心房途径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渗出少、瘢痕小、切口更隐蔽,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若封堵不成功,可适当延长切口改为体外循环下修补术,避免正中开胸手术,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的新手术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