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物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蔺婧[1] 杜军保[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6期476-47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l03B03)

摘  要: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是直立不耐受的一种亚型,儿童中多见,患病率约为6.8% [1].POTS是指患者在突然站立或长时间站立等诱因下,出现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适和晕厥等症状的病症,患儿在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中心率显著增快[2-3].该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与生活,严重者晕厥发生可发生躯体意外伤害.因此对于POTS患者的正确诊治是儿科心血管领域的重要课题[4].生物标志物是指从血液、尿液、组织和细胞等生物学介质中可以检测到的细胞、生物化学或分子的改变,具有易于获取、生物化学性质稳定和容易检测等特点.近年来,在应用生物标志物指导或辅助POTS诊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4].本文重点介绍生物标志物在儿童POTS诊治中的研究现状.

关 键 词: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诊治 儿童 应用 直立倾斜试验 生物化学性质 POTS 

分 类 号:R725.4[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