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娟[1] 刘珊珊[1] 陈敏[1] 易红玲[1] 郭纯[1]
机构地区:[1]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长沙410001
出 处:《中国医师杂志》2015年第6期934-936,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摘 要:目的 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为寻找病因诊断和指导饮食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1 301例患儿采用ELISA半定量间接法检测其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分析儿童对不同食物类别耐受程度的分布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儿童中≥1种食物不耐受占91.93%(1196/1301),其中一种、二种、三种及四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分别占23.67%、29.75%、18.83%、10.53%,而5种以上食物不耐受者比例逐渐减少.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依次为鸡蛋(74.56%)>牛奶(72.64%)>鳕鱼(21.45%)>大豆(17.37%)>大米(15.07%)>西红柿(13.07%)>螃蟹(7.69%)>小麦(3.07%)>玉米(2.92%)>牛肉(2.61%)>虾(2.31%)>蘑菇(1.61%)和鸡肉(1.61%)>猪肉(1.38%);各年龄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的分别是牛奶、鸡蛋、鳕鱼、大米、大豆、西红柿、螃蟹,而牛肉、猪肉、大米、小麦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P<0.05),与儿童年龄呈负相关(r=-0.754,-0.695,-0.736,-0.682,P<0.05),各组其余十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与性别无关(女54.3% vs男45.7%,P>0.05).结论 儿童食物不耐受发病率高,食物不耐受及不耐受程度变化与年龄有关,但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检测儿童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水平,能发现食物不耐受的种类及不耐受程度,并及时调整食物有利儿童生长发育。
关 键 词:食物过敏/诊断/病因学 免疫球蛋白G/血液 儿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