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上海201102
出 处:《中华儿科杂志》2015年第7期544-54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摘 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呈透壁性,多为节段性、非对称分布,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和肠外器官,以末端回肠和附近结肠病变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形成和肛门病变.目前全世界儿童CD的发病率为(2.5 ~ 11.4)/100 000[1],估计患病率为58/100 000[2],而国内儿童CD的病例数也逐年上升.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发表了国内儿童IBD诊断规范的专家共识意见,明确了CD诊断的标准和内容[3].在CD的治疗方面,目前主要有营养支持、药物、外科以及心理治疗等,鉴于CD药物治疗和医学管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儿童治疗相关的共识或指南.2014年10月,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联合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协会(ESPGHAN)共同发布了"儿童克罗恩病治疗共识"[4](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为儿童消化专科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治疗参考意见.现就该共识的发布背景、要点和特色作一解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