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现代性·乡土文学——以刘玉栋作品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存远 韩德信[3]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3]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4期112-115,共4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12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乡村中国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叙述场中的主角。凭借对乡村中国的个体体验与集体记忆,不同作家笔下的乡村中国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场中的乡土文学的盛况。纵观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发展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文学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作家遵循着农民由于物质贫困导致精神匮乏的思考路径,将乡土文学的描述场景多放在农民生活的贫困、精神的麻木、社会地位的低下等方面。

关 键 词:乡土文学 刘玉栋 现代性 现代化 作品 20世纪 物质贫困 农民生活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