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我国史学教育论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东[1] 

机构地区:[1]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134

出  处:《武陵学刊》2015年第4期103-107,共5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专项项目"延安时期青年学生的史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成效与启示研究"(14JDSZK060)

摘  要: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时局的变化,传统史学教育受到批判。西学的传播成为变革史学教育的助推力量,以京师同文馆为首的一批新式学堂陆续创办并开设史学教育课程,但涉及范围有限。甲午战争后,新式学堂大量出现,史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晚清时期的史学教育,还很难将此认定为专门的历史教育,传统的经、史不分还在相当程度上延续着。及至分科分置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史学教育才开始真正推行。

关 键 词:史学教育 西学东渐 新式学堂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G40-092.52[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