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北京100142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第7期64-67,共4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与瘢痕疙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159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轻度瘢痕疙瘩67例,中度瘢痕疙瘩54例,重度瘢痕疙瘩38例。另选年龄及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的本院同期外科住院无病理性瘢痕者1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人群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瘢痕疙瘩患者-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及CC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392,P=0.036;χ^2=5.078,P=0.024),而其CT、T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83,P=0.376;χ^2=1.201,P=0.273)。说明携带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者患瘢痕疙瘩的风险增加(分别OR=1.394,95%CI为1.021-1.903;OR=1.818,95%CI为1.077-3.070)。同时重度瘢痕疙瘩组-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及CC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疙瘩患者存在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509位点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可能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可能是导致瘢痕疙瘩的一个危险因子。
分 类 号:R758[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