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占伟[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15年第7期67-70,99,共5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布尔迪厄文艺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阶段性成果;(编号:12YJC751046);"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科研基金培育基金"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在数量上每年翻倍的剧增,但在这一片繁华的景象之下却始终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氛围。“文学终结”、“文化危机”、“文学已死”成为了文艺理论家们的口头禅;“无病呻吟”、“软骨病”、“无节制叙事”成为了批评家们的惯用语汇;“低俗、庸俗、媚俗”的文艺倾向蔚然成风。那么,究竟何谓文艺的“三俗”,它又有哪些表现?导致文艺“三俗”泛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又有没有可资救赎的途径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