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镇巴地区灯影组白云岩的碳、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指示:埃迪卡拉纪末期浅海的氧化还原环境  被引量:18

Carbon isotopes, sulfur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 of the dolomites from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Zhenba area, Southern Shaanxi: Implications for shallow water redox conditions during the terminal Ediacar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雅丽[1,2] 储雪蕾[1,3] 张兴亮[3] 翟明国[1,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3]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7期963-981,共1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80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2029)资助

摘  要:系统地报道了陕南镇巴县两河口剖面灯影组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碳、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包括REE)的变化,着重探讨灯影晚期(碑湾段)白云岩沉积时期的扬子地台北缘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在两河口剖面的碑湾段,中部约50 m厚的白云岩中ΣREE含量较低、无明显MREE富集、Ce/Ce*接近1且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和P明显富集;而其下部约30 m厚和上部约10 m厚的白云岩地层则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ΣREE含量较高、MREE相对富集、Ce/Ce*为0.6左右的低值,且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没有明显的富集.本研究表明,扬子北缘的浅海在灯影时期可能曾氧化;灯影晚期大致经历了从比较氧化到还原,再重新氧化的过程.发生在碑湾段中期的还原事件可能与深部缺氧的水体上涌有关.上涌的还原水体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营养元素,促进了初级生产力和有机碳的埋藏,造成碳酸盐岩高达3.6‰的δ13C值;另一方面,使浅海返回还原状态,有机质供给的增加使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增强,海水中的硫酸盐不断被消耗,造成海水的δ34S值高达大约50‰.但随着上升流的消失,扬子地台北缘浅海又恢复到了弱氧化或氧化状态.

关 键 词:扬子地台 陕南 埃迪卡拉系 微量元素 碳同位素 硫同位素 

分 类 号:P588.245[天文地球—岩石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